雷达液位计的盲区范围并非固定值,它受多种因素影响,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。盲区是指雷达天线附近无法准确测量的区域(分为上盲区和下盲区),其范围主要由设备自身设计、安装方式及测量环境共同决定。以下是具体影响因素及特点:
一、设备自身设计决定基础盲区范围
雷达液位计的硬件参数是盲区的基础决定因素,不同型号、技术类型的雷达,基础盲区存在差异:
技术类型:
高频雷达(如 26GHz、77GHz)波长较短,天线尺寸小,上盲区通常较小(0.1-0.5 米);
低频雷达(如 6GHz)波长较长,天线尺寸较大,上盲区相对较大(0.3-1.5 米)。
天线结构:
喇叭天线的盲区通常小于杆式或缆式天线(因喇叭天线聚焦性更好,信号叠加区域更小);
天线尺寸越大(如大口径喇叭),上盲区可能略大(但信号强度更强,适合远距离测量)。
出厂设定:部分雷达可通过软件调整 “盲区补偿” 参数(需在手册允许范围内),小幅缩小有效盲区(但无法消除物理盲区)。
二、安装与测量环境导致盲区范围变化
即使同一台雷达,实际应用中盲区也可能因以下因素扩大或出现 “动态盲区”:
安装高度与罐内障碍物
若天线安装过低(如接近满罐液位),上盲区会 “侵占” 有效测量范围(例如:基础上盲区 0.5 米,若天线距离满罐液位仅 0.3 米,则实际可测的满罐上限需下移至 0.5 米以下,否则进入盲区)。
罐内顶部有支架、管线等障碍物时,其反射信号会与天线发射信号叠加,相当于 “扩大了上盲区范围”(原本 0.5 米的盲区可能因干扰扩展至 0.8 米)。
介质特性影响
高粘度介质(如沥青、糖浆)可能在天线表面残留,形成 “虚假液面”,导致实际盲区扩大(残留介质的反射信号会被误判,相当于天线附近的可测距离缩短)。
易挥发介质或蒸汽环境中,天线表面可能形成冷凝层,干扰信号发射 / 接收,使盲区边缘的测量稳定性下降(出现 “准盲区” 区域,数值波动大)。
液位变化速度
当液位快速上升(如进料速度快),接近上盲区时,因信号叠加速度超过仪表处理能力,可能出现 “动态盲区扩展”(比静态盲区范围大 0.1-0.2 米),导致短暂的测量失真。
三、上下盲区的区别与注意事项
上盲区(靠近天线侧):范围主要由设备设计决定,受安装影响较大,需确保满罐液位与天线的距离大于上盲区(否则显示值失真)。
下盲区(靠近罐底侧):通常与量程下限相关,受罐底结构(如锥形底、平底)、干扰物(如搅拌器)影响,需确保空罐液位或罐底距离大于下盲区(否则误测罐底反射)。
总结
雷达液位计的盲区有基础固定范围(由硬件决定),但实际应用中会因安装、环境等因素产生动态变化。因此,现场调试时需结合设备手册的基础盲区参数,通过实际标定(如空罐、满罐测试)确认有效盲区范围,避免将测量点设置在盲区或其边缘,以保证测量精度。
MT-FZ-II 行车红外线防撞仪
TXHX552080L90 强磁红外线防撞仪
ANT-SJG5000 红外线防撞器
KWFZ-JG1 红外线防撞器
JSXBJG 行车激光防撞器
ZGTC-FZT 行车激光防撞限位开关
TGFZ-4000 行车红外线防撞仪
SMG-JGH25ML 强磁红外线防撞仪
盛达优配官网-正规的配资网站-国内在线配资-配资平台哪个软件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